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定西市分校

2017-11-02 15:30:41  

分享到:

1978年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并批准创办广播电视大学。按照系统办学要求,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定西市分校于1979年10月应运而生,是定西市唯一一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融成人教育、职业教育、非学历教育于一体的成人高校。2003年9月,随着定西撤地设市更名为现名。2008年6月,市人民政府批准依托电大成立定西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,与电大一套班子两块牌子运行。2014年6月,市委市政府决定以电大为基础,筹建定西职业技术学院和国家开放大学定西学院。2016年4月,国家开放大学定西学院正式命名成立。借助国家开放大学的教学资源与平台,担负远程开放教育的重任。2016年5月,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批准在定西电大建立定西分中心。2017年5月,定西市教育局批复依托电大成立定西市老年大学、定西市社区大学和定西市社区教育指导中心。目前,学校6块牌子,一套班子运行。

一、学校概况

学校内设办公室、教务处、学生处、总务处、继续教育处、信息化处等6个职能部门和远教、考务、通识、实训、文体等5个教研室。另外,在通渭、陇西、渭源、临洮、漳县、岷县等6个县设有基层工作站。其中,通渭、漳县、岷县建立了国家开放大学学习中心。按照产教融合发展要求,正在筹建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药都和薯都学习中心。全市初步建立了遍布全市城乡、比较完整的教育教学网络和组织系统。

学校现有教职工43人,其中高级职称14人,中级职称16人,行政管理人员7人,工人6名。

学校占地面积64亩,建筑面积3.1万平方米,有教学楼、实验实训楼、图书信息楼、男生公寓、女生公寓、综合服务楼共6栋建筑楼体。

学校建成了适应开放办学的网络环境,校园网出口带宽100M,计算机教室6个,计算机总数300台,专用服务器6台,多媒体教室18间,云教室1间。建成了护理、汽车检测等实验室,有实验实训设备5000台件套,价值500多万元。

目前,全市参加远程开放教育学习的学生6600多人,分校直属班有各类学生3077人。

二、办学情况

学校的办学模式经历了从函授、广播电视到今天的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远程教育三个阶段。多年来,学校一直坚持 “潜心教学、勇于担当、极具活力、引领风尚”的办学理念,改革图强,转型发展,稳步推进开放教育。建校以来为定西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了累计33000名“留得住、用得上”的各类应用型毕业生。每年毕业的取得大专以上文凭的毕业生稳定在2000名以上。

学校勇于拓展非学历培训教育。2003年学校被市教育局确定为“定西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基地”;2008年学校被甘肃省扶贫办确定为“市级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”;2010年,被市委宣传部确定了“定西市道德讲堂”;2011年被市妇联确定为“定西市母亲学校”。2014年学校被市委组织部确定为“全市干部网络在线培训基地”;2015年学校市残联确定为“市级残疾人培训基地”;2017年被市政府确定为“定西市快递业培训基地”。近年来,学校按照紧贴政府、行业、企业需要,瞄准社会需求,充分利用国开网络平台和数字化学习资源库,开展了多种非学历教育。先后开展了计算机操作员培训、网络信息安全员培训、公务员计算机培训、干部网络在线培训、教育学心理学岗前培训、税务业务知识培训、食品卫生法培训、电商培训等10多种培训项目。近五年,学校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,满足百姓学习需求,积极开展社区教育、老年教育、企业职工教育、进城农民工教育、干部在线教育、农村成人继续教育等各类成人继续教育和培训,教育培训内容丰富,形式灵活多样,参与教育培训的人数多,每年培训2000人次以上,累计完成非学历教育30000人次。教育培训的质量逐年高,社会满意度高,受到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评价和表彰,对促进全民终身学习做出积极贡献。

学校积极推进中高职教育。先后与中国水电五局、富士康、中德诺浩等单位开展合作办学,开设水利水电工程技术、数控技术、道路桥梁工程技术、建筑工程技术等中高职专业,毕业生就业看好。现开办老年人服务与管理、汽车运用与维修、电子商务、中药制剂、学前教育等5个中职专业,在校学校350多人。

三、办学方法

(一)深化改革抓机制

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完善学校内部体制,进一步启动发展活力。提倡和激励做有理想信念、有道德情操、有扎实学识、有仁爱之心的“四有好教师”,进一步强化教学与科研意识,在理论与实训教学、远程与职业教育、学术与技术研究上,为每一位教职员工提供专业发展的方向和自身努力奋斗的空间,引导和增强他们“有梦想、有激情、有见地、有作为”的进取意识。确立了校务委员会决策,校长办公会督促落实,职能处室实施,全体师生深度参与、全程监督的校务运行机制,提高了学校校务工作的运行效率。通过组建教研室,科学合理配制师力资力量,形成人各有责、人尽其用、人尽其才的机制。

(二)加快发展抓机遇

一是抓合作办学机遇,改善办学条件。按照合作办学的相关要求,大力推进职业技术学校的项目建设,争取国家职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专项资金2600多万元,争取到欧佩克贷款1000万美元,各类项目正在按计划实施。与此同时,加强了教师公寓、学生公寓、食堂和澡堂配套建设与维护,校园基础设施维修一新。二是抓职业教育发展机遇,扩大办学规模。借助市直属高级职业技术学校的品牌,每年招收300名中职学生,按社会需求设立中药制剂、汽车维修、老年人服务与管理、电子商务、学前教育等专业,并与省内外高职院校及用人单位相衔接,拓宽了学生升学和就业门路。三是抓电大转型发展机遇,提升办学实力。充分发挥国家开放大学的系统办学优势,试行开放大学专科教育与中职教育的升学对接,建立中职学生先修先读3+2学历提升试行通道。学校通过试办直属班,涵养开放大学的招生来源。依托地方民俗文化资源,启动微课的自主开发。发挥电大的平台支撑作用,引进电子图书借阅设备,设立电子书籍公共阅览大厅,推动社区教育由校内向校外发展延伸。

(三)整体工作抓质量

一是全面落实各类招生任务。面对招生市场化竞争,采取下乡对接、上门招揽、广告宣传、微信运作、校友联络等措施,着力拓宽招生渠道,持续加大招生力度,每年完成各类招生2000人以上在全省市分校名列前茅。二是积极拓展非学历教育。开展干部在线网络培训1000人左右;开展教育教育学、心理学培训600左右人;积极开展妇联系统的陇园巧手培训、月嫂培训;邮政系统的快递业从业人员培训;每年承接各类社会化考试服务3000多人次。三是全面落实过程管理。学生管理实行导修主任全程服务管理模式,从学生报名入学到完成学业的各环节提供全程化服务;教务管理实现入学注册、课程注册、计划管理、学籍管理、考试管理、成绩管理、毕业审核等的规范化;教学管理实现教学全过程管理和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有效监控,重点落实入学测试和教育、课程教学、实践教学等管理措施,在考试支持与管理、教学档案的建立与完善等环节坚持高标准严要求,全面提升远程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水平和质量。

(四)自身建设抓实力

一是抓师资队伍建设。在考核评价上加重学术研究与教育教学的权重,引导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创新发展,从而将教师从繁杂事务中解脱出来,把主要心思和精力放在专业发展上,保证了重点学科、特色专业、精品课程的开发与建设。着力培养双师型教师、专家型教师,依托国家开放大学培训资源,每年组织教师参加校本部集中培训、国开集中培训和网络远程培训,促进了教师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。

二是抓学习资源建设。学校特别重视教学资源建设,建立了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定西分中心,资源量达到2T。建成数字图书馆,与省电大数字图书馆联通,共享包括省电大5万册和我校3000册电子图书和远程教育开放型视频教学资源,为远程教育、社区教育、全校师生的学习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
三是抓实训设施建设。建立了生理生化、病理护理、中药制剂、机床车床、电子网络、汽车维修、器乐音乐、舞蹈体育等实训实验室,基本能够满足职业教育教学实习和技能大赛需要。学校更新了网站服务器,打造个性化门户网站;建成计算机房6个,多媒体教室12个,配套完善在线考试设施,能够承担远程在线学习、教学与考试等基本需要。

我校一直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,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,按照省电大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安排,认真谋划学校新一轮转型发展。坚持问题导向,制定实施创新务实的新机制。不断深化改革,健全和完善师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、科研成果转化利用机制、内部高效管理机制和社会化发展机制,发挥电大系统办学优势,努力提高办学实力与质量,实现科学发展。通过抓好远程教育这个基础,构建终身教育体系;抓住职业教育这个关键,为教育扶贫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有一技之长的应用型人才。通过远程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协调发展,形成了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、相互促进、共同发展的新格局。

点击查看相关视频

2017年9月4日